四川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生态化教育研究中心2024年研究成果(论文)
[1]胡丽,余春莲,柳菲.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成人教育产教融合生态系统构建研究[J].湖北开放大学学报,2024(01):3-8+29.
摘要:产教融合是乡村振兴对新时期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提出的必然要求,是立足“三农”、服务“三农”的有效途径,但面临着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产教脱节等现实困境,不能满足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需要。从教育生态学视角出发,分析农村成人教育产教融合现状,针对产教融合障碍和问题,构建农村成人教育产教融合生态系统,创新完善动力生成聚合机制、动态平衡调节机制、评价监督反馈机制等长效运行机制,形成农村成人教育产教融合生态系统建设路径:建立健全政策保障,优化产教融合生态环境;协同各方价值理念,打造产教一体化利益共同体;深化人才培养改革,强化教育链与产业链衔接,进而推动农村成人教育产教深度融合和可持续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2]彭玉发,郭吉茂.高校校园环境生态化的变革与体现——以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为例[J].现代园艺,2024(18):170-171+174.
摘要:校园环境是高校不可或缺的情境工程,更是学生学习必备条件之一。自然环境会影响学生获取知识效率和成长速度及师生心理健康,对现代教育管理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因此,营造生态化的校园环境对于学校教育功能的发挥至关重要。分析了当前高校校园环境存在的弊端和校园环境生态化建设中面临的困境,并以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为例,从自然性、合理性、建筑融合性3个方面,探讨了高校校园环境生态化的变革与体现,以供参考。
[3]崔永红.生态化教育的培养理念和策略[J].科技风艺,2024(30):163-165
摘要:生态化教育的培养理念和策略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培养理念包括尊重生命、整体性、多样性、可持续性和和谐共生,旨在培养具有生态文明观念的高素质人才。培养策略包括转变教学价值观、改善师生关系、创新教学方式、拓展教育内容、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等,旨在实现教育目标并促进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正确的培养理念和策略对提高教育质量、推动教育系统的变革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崔永红.地方本科院校教师队伍生态化发展的困境与对策[J].科教导刊,2024(07):70-73
摘要:地方本科院校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生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师资队伍水平高低决定了地方本科院校能否高质量发展和能否培养出合格的人才。文章针对地方本科院校教师队伍生态化发展所面临的困境进行了深入探讨,分析了资源有限、观念陈旧、管理不善、团队合作与交流不足以及外部环境压力等主要困境,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旨在为地方本科院校解决教师队伍生态化发展问题提供参考,以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