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晚,以美国生态教育学家利奥波德的《沙乡年鉴》为读本的读书交流会在弘文楼236会议室举行。读书交流会由徐辰宇皓同学主持,10余名读写坊成员参加,生态化教育研究中心的丛嫣霖博士、王建博士、胡熙博士和梁婷老师到会出席。
本次读书会在丛嫣霖老师指导下,徐辰宇皓、李燕妮、陈燃分别就背景、内容、思想三个层面展开分享。徐辰宇皓同学以“作者简介”“主要思想”为切入点,带领读写坊成员走进《沙乡年鉴》,了解利奥波德;李燕妮同学从文学鉴赏的角度出发,讲述《沙乡年鉴》的叙述风格、哲学思考、象征手法、表达方式;陈燃同学从“结论”入手,分享了“大地伦理思想”等四方面的内容。
在自由交流环节,同学踊跃发言,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分享思考与见解,进一步开阔视野、感悟思想、增长见识,拓宽分析问题的角度和深度。
胡熙博士结合自己在日本的留学经历与书籍内容,提出应从伦理层面上重新审视人与土地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以“黛玉葬花”为例,阐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情感联系与互动。
王建博士肯定了全体成员每月有所读,每日有所思的学习态度,并从“读思达”三方面进行了分享。他强调,阅读、思考与表达三者之间是紧密相关、相互融合的,有效地阅读可以引发思考,有效地思考则可以为表达奠定基础,通过书写表达又能促进自身进一步的阅读和思考,“读思达”是一个系统的提升过程。
丛嫣霖博士认为,本书完整构建了“环境伦理观”,其理论基础为“生态哲学”,把人的道德关怀扩展到生态环境,其主体由人转变为环境。同时,她还分析东西方生态哲学发展的不同,鼓励同学们站在不同角度进行思考、立论和批判。
通过同学生的分享、研讨和导师的答疑、点评,本期读书交流会取得了圆满成功。此次活动旨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文化素养,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生态化教育研究中心鼓励同学们多读书、读好书,通过读书交流会等形式促进学术交流、拓宽知识视野,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图/文:李燕妮 初审:丛嫣霖 再审:王建 终审:胡志金)